股权知识全解析:定义、权利、侵权救济与诉讼流程

一、股权的定义与内涵
股权,又称股东权,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。广义的股权涵盖股东可向公司主张的各类权利;狭义的股权则特指股东基于股东资格,享有从公司获取经济利益并参与经营管理的权利。作为股东在初创公司中的投资份额,股权比例直接决定其对公司的话语权与控制权。
二、股权包含的八大核心权利
1. 股东身份权:基于出资获得股东身份,享有与身份相关的权益。
2. 参与决策权:有权参与公司重大事项表决,通过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。
3. 管理者选择权与监督权:可选举、被选举为董事、监事,参与公司管理监督。
4. 资产收益权:获取公司分红、股份增值收益,参与清算后剩余财产分配。
5. 知情权:有权查阅公司章程、会议记录、财务报告等,掌握公司运营财务状况。
6. 临时会议提议召集权:可提议并主持股东大会临时会议,推动重大事项决策。
7. 优先受让与认购权: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其他股东转让股权,优先认购公司新股或可转债。
8. 股东诉权:当权益被公司或管理人员侵犯时,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权。
三、股权被侵犯的五大救济途径
1. 内部协商:与侵权方沟通,要求停止侵权、恢复原状,快速低成本解决纠纷。
2. 公司内部机制:依据章程或法规,书面请求监事会、监事(董事侵权时)或董事会、执行董事(监事侵权时)起诉;若被拒或未处理,股东可自行起诉。
3. 司法诉讼:严重侵权且内部救济无果时,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,需准备充分证据。
4. 仲裁:纠纷含仲裁条款时,向仲裁机构申请,程序简便快捷。
5. 专业法律援助:全程寻求律师指导,协助收集证据、诉讼或仲裁。
四、股权侵权诉讼详细流程
(一)起诉材料准备
1. 起诉状:列明原被告信息,阐述诉讼请求、侵权事实、损害后果及法律依据。
2. 证据材料:提交股权转让协议、会议决议、出资证明等,证明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。
3. 身份证明:提供原被告身份证、营业执照等。
4. 委托材料:委托他人诉讼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明。
(二)向有管辖权法院起诉
1. 确定管辖:依据《民事诉讼法》,由被告住所地或侵权行为地法院管辖。
2. 提交材料:递交起诉材料并缴纳诉讼费用。
(三)法院审理流程
1. 审查受理:法院审查材料,符合条件则受理并通知被告应诉。
2. 开庭审理:送达传票,组织双方陈述、举证、质证、辩论,保障诉讼权利。
(四)判决与执行
1. 一审判决:法院依据事实与法律作出判决,明确双方权利义务。
2. 上诉:不服一审判决可在法定期限内上诉,提交上诉状阐述理由。
3. 二审判决:二审法院审理后作出终审判决,具有法律效力。
4. 强制执行:若被告不履行判决,原告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。
做股权,找树林
如果您的企业有任何股权设计、股权布局、股权激励方面的问题,
欢迎您随时咨询专业股权顾问 林老师18578460305
长按添加微信